代价
孩子的日益消瘦在慢慢唤醒这些家长们。在医院陪护孩子的家长都在感叹:“本以为自己有铅中毒的职业病,哪曾想孩子还会得?”
铅厂烟尘如火苗一样扑过来,在如此近的距离,铅元素通过扬尘、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播散到附近村民的生活环境中去。类似尘土冲入肺部的患者病例依然在增加,记者在济源采访的数天里,又有四名工人因铅中毒在医院接受紧急抢救。
对于村里的劳动力来说,受到污染的土地难以维系生活,在老婆孩子出去声讨污染的同时,他们依然要奔赴工厂。很多人在豫光工作了20年,回望用生命换来的经济增长,他们只留下了一句话:我们有啥办法?
这一现实,在20多年前已经埋下。
1987年,济源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工业旅游城市。他慢慢从农业大县逐步向工业转型。
而在人们心中,工业和旅游就像事物的对立面,很难拼接在一起。
事实也是如此,在此后的多年中,济源先后投资60多亿元,完成了浮法玻璃、铅冶炼综合治理、煤焦化等一大批技改项目,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数据显示,济源市的GDP从2002年的78.6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88.3亿元,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在增长。2008年的增幅更是居全省第二位。与之相伴的是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2008年,济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09元,居全省第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76元,居全省第2位。
更为突出的是,济源市的工业增长也极其迅速。与之相伴也创造了几家知名企业。其中豫光、济钢超100亿元。豫光也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全市铅锌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一。另外一家金利铅厂也正被政府扶持进入上市的轨道。
铅工业正在逐步成为济源的纳税大户。仅豫光金铅一家在2008年便上缴税收3亿多元。这三家企业在2008年的扩建项目也稳步在推进。
此刻,明星企业出现了环境危机。在处理血铅事件时,济源市长赵素萍提到:“对每个济源人来说,都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更要维护好全市发展大局。对待驱铅工作,我们要理直气壮做工作,准确传达政府的各项政策。”
以前,到这铅工厂工作是当地人的荣耀。这时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当年挤破头想尽办法进铅厂不同的是,人们开始变得理性。两个20岁少年选择了进京打工,父母宁愿他们流浪异地,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娃身体受伤。
就在经济发展向好的同时,济源也真正启动了工业旅游城市的战略,将旅游业推向了前端。就在新景观加紧施工的同时,这座城市的一部分人正在逃离原有的故土。
曾经,愚公移山发生在济源,现在换成了村。
儿童铅中毒事件频发 状况堪忧
河南省济源市为市内3000多名儿童检查血铅,发现1008名儿童血铅值超过250微克/升,达到中度铅中毒标准,需要进行药物驱铅治疗。
在济源市妇幼保健院病房见到了承留镇西平、南勋等5个村正在接受驱铅治疗的孩子。当时是15时,离第二次用药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孩子们在走廊里玩着,笑声和家长脸上挂着的忧虑形成了鲜明对比。西平村孩子李清洁的母亲看着孩子手上留置的输液器担心地说:“不知道孩子驱铅治疗的效果会怎么样。我们整个村子都要搬了。今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铅冶炼业:
经济命脉成健康杀手
济源市是我国最重要的铅冶炼基地之一,这里的铅冶炼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前。豫光金铅集团是该市最大的铅冶炼企业,年产值占到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20%~25%。当地还有万洋、金利等30多家炼铅企业。可以说,铅冶炼业是济源市的经济命脉。
据河南省环保专家、高级工程师易移成和李韧介绍,铅冶炼技术的发展大约经过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原始的小坩埚、烧结锅炼铅;第二阶段是采用烧结机加鼓风炉冶炼粗铅;第三阶段采用的是富氧底吹熔炼技术,代表了现阶段铅冶炼行业的国际最高水平。济源市的豫光金铅、万洋冶炼、金利铅业3家企业所采用的正是第三代炼铅工艺。
由于申请采访冶炼企业没有成功,记者来到金利铅业工厂边上,看见围墙内的大片空地上堆积着如山的褐色粉末状石料,旁边的池子里盛满了黑色的水,并且不断外溢。据济源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金利铅业属于“采用新技术、通过环评、达标排放”的企业。在之前济源市关停32家冶铅工厂的行动中,金利铅业也关停了使用烧结机工艺的生产线。
距离该厂1000米范围内,有济源市承留镇的5个村庄。环保专家表示,在如此近的距离,铅元素可以通过扬尘、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播散到附近村民的生活环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