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当铅引起大脑病变,产生持久的神经后遗症时,才能叫作“铅中毒”。其实,早在50多年前,Byers和Lord就发现,尽管一些高血铅儿童没有大脑病变,但却存在着持久的的行为和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学习。这个研究对以往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它说明在铅尚未引发临床病症时就已对儿童的认知和教育构成损害。
之后,一系列的研究从历史的回顾逐渐发展到如今所提出的干预。目前,美国学前儿童的血铅均数已下降到3.6ug/dl,约降低了75%。在这个时期内,学前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ug/dl的流行率从原来的88%下降到9%。然而血铅水平升高的流行率在人种/人群和不同经济收入家庭中仍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非拉丁美洲裔黑人儿童中,目前高血铅的流行率为21%,虽然这比第二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流行率98%要低的多,但是居住在大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非拉丁美洲裔黑人儿童目前的血铅水平为9.7ug/dl。而在我国,儿童目前的平均血铅水平也达到9.7ug/dl,根据现在的标准,这意味着几近一半的儿童为铅中毒。
从长期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铅最易导致产生儿童神经心理损害。也就是说儿童受到铅损害时,出现最早最为明显的是注意力不集中、认知上的不灵活、冲动性等表现。大脑功能障碍是机体摄入铅增多的最早期的一个特征,其发生远比铅导致的病理损伤,如慢性肾脏病变、神经细胞损伤或死亡轻得多。事实上,神经行为问题比起贫血、腹痛等问题是铅中毒更敏感的一个指标。为此,我们在国内率先将脑功能测定作为证实儿童受否受到铅损伤的一个主要调查测试。损伤后的学习操作问题反映大脑受损部分的功能情况,因此,在特殊的测试中,有关铅暴露出现的操作差异有助于从经验上区分出铅损伤的程度。
研究显示视觉-空间和视觉-运动能力,计划性或组织性执行功能最易受影响,还有许多儿童在完成时间反应的任务中表现差,说明儿童难以维持注意。临床上铅中毒的儿童多数有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进攻性行为。Denno(1993)肯定至少在男孩中,有铅中毒史这个因素是学校纪律问题、少年犯罪和成人犯罪的一个明显的预报因子。近期的研究也特别注意到,较高血铅含量的孩子,很明显地被父母和教师评定为有较多进攻性和多动行为。
那么,受铅损害的儿童到什么年龄才能康复呢?
在一个对较高铅暴露儿童样本的11年随访研究中,Needileman和其同事(1990)发现那些牙齿铅水平超过20ug/g的儿童,会遗留持久的神经心理和学业问题,如阅读问题、不能完成中学学业等。在新西兰儿童的大样本研究中,6至8岁儿童的较高牙铅水平与学习成绩成反比,特别是词的认识、阅读理解、以及教师评价;而12至13岁高牙齿铅儿童的学习问题,则表现在阅读、书面表达和数学等方面。大量研究结果已表明,儿童的血铅水平值与儿童智商有反比关系,即使到10岁时,这种与智商的反比关系仍然存在。
儿童铅中毒对整个人群的危害作用如此之大,提醒我们:必须要虑及铅对人群智商损害的重大社会危害和家庭影响。为解决孩子永久性的学习问题,我们可能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