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办、首都儿科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微量营养素与儿童铅污染高层论坛”提出将进行排铅保健食品的推广。药物让出亚临床铅中毒防治地带 排铅保健食品生存空间豁然开朗。
北京市微量元素学会会长何金生主任医师强调,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成为21世纪全球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首都儿童研究所生化室吴建新研究员告诉记者,儿童饮食吸收的铅可达40%~50%,因此铅中毒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损害高于成人。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高俊全研究员指出,近两年在我国采取了一些控制铅污染的措施后,人群铅的膳食摄入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目前我国人群铅的摄入水平仍然存在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学龄前儿童。
专家指出,由于临床常用的排铅药物均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所以国际上公认,当发现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或等于每升450微克时,才需进行药物排铅,否则不必使用药物排铅。
根据这一标准,目前我国儿童铅污染的总体比例约为30%,其中血铅水平高于每升200微克的仅占2%左右,大部分儿童属于轻中度铅中毒。高俊全说,轻度铅中毒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国家批准的具有“促进排铅”功能的正规保健食品达到排铅的目的。
与铅中毒“防重于治”发展趋势吻合排铅保健食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俊全认为,环境改善、卫生习惯宣传教育、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干预和促进排铅保健食品的使用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五大方面。他预计,促进排铅保健食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俊全认为,要客观地看待排铅保健食品。从定义来看,保健食品对人体不应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可以长期使用。此外,我国保健食品的审批程序非常严格,除了要求符合食品卫生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功能评价试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检测、稳定性试验、卫生学试验等一系列检测的层层考查,可以确保保健食品食用的安全性。
吴建新研究员也支持“客观地看待排铅保健食品”的观点。他说,对于亚临床铅中毒儿童来说,采取健康引导、主动预防、辅助性排铅是原则性措施,这正是“促进排铅”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