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驱铅药物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能降低靶细胞的铅负荷;
(2)能预防或改善铅毒性引起的功能损害;
(3)对其他元素在机体内的代谢没有影响;
(4)药物本身没有毒性作用或毒性作用很小。
较符合这些条件、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驱铅药物不外乎两大类:
EDTA类金属螯合剂:螯合剂富含羧基(-COOH),通过羧基与铅螯合而促进铅从血液中被排除;DMSA类竞争性解毒剂:以活泼螯合基团巯基(—SH)来夺取组织中结合的铅,促进铅从组织解离并使之排除。
由于药物对金属元素的螯合作用是非特异的,因此,在药物螯合铅的同时也会螯合体内其它的必需矿物质,促进其排泄。在治疗过程中,有时尿锌、铜的排出还超过尿铅的排量,这种过络现象容易造成体内微量元素失蘅。现代医学对铅中毒的处理方法相对单一,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用于血铅水平不很高的亚临床性铅中毒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