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多地出现重金属超标大米,北京市食品办的风险监测结果出炉,让北京市民吃了颗“定心丸”:全市16个区县抽取的102个大米样本显示,未发现铅、镉、汞、砷、铬等五类重金属超标现象。
本报讯 外地出现重金属超标大米的消息,让不少消费者心存疑虑。昨晚,北京市食品办的风险监测结果出炉,让北京市民吃了颗“定心丸”:全市16个区县抽取的102个大米样本显示,未发现铅、镉、汞、砷、铬等五类重金属超标现象。
“虽然这次对大米的重金属抽检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我们对风险的监控,一刻不能放松。”市食品办副主任张风平说。此次市食品办在工商、卫生等部门支持下,对本市大米开展了重金属风险监测。所谓风险监测,其样本的选取不同于普通的抽检,是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所、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检测项目进行抽样检测。
执法人员在全市16个区县,共抽取了102个大米样本,标称生产企业位于北京、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广东、云南等9个省市以及源自国外的进口大米。大米样本涉及北大荒、七河源、古船等近70个预包装品牌以及近30份在食堂后厨、原料库直接取样的散装样本。抽样的范围包括粮食市场、商场、超市、社区便利店,还包括本市32所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中专职业学校等使用的大米。
大米作为首都市民的基本食品,多年来一直是北京市各监管部门的监测重点。2007年起,大米和小麦粉、蔬菜、猪肉、食用油、豆制品这六类重点食品,被市政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2011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办法中,又将大米等重点食品的安全状况,列为对各区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指标。
“对大米的监测年年都开展,其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是每年必检的。”市食品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