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香背着两岁半的儿子郑叶晨,站在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住院部17层儿科活动室的窗边出神。小叶晨显得活泼异常,在妈妈瘦弱的脊背上激烈地扭动身躯,一刻也不肯停下。时不时,还大喊大叫几声为自己“助兴”。
面对爱动的儿子,何菊香往往采取“纵容”的态度,只是在儿子快从自己背上滑下的时候,才对儿子轻声说一句:“老实点。”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何菊香和爱人郑黎明都把小叶晨的类似状态理解为“调皮”。直到一个多月前,夫妻二人拿到孩子的血液化验单,才知道这是铅中毒的典型临床症状:多动症。
在德清县人民医院住院部17层的4个病房里,还住着另外16个孩子,他们都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面色苍白、活泼好动。这些孩子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全都是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海久)职工的小孩。
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公司许多员工陆续在自查后获知小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铅中毒,这才让浙江海久的铅污染情况暴露于众。根据环保部后来的通报,浙江海久血铅超标事件中,血铅超标332人,其中职工及家属327人,附近村民5人。超标人员中成人233人(职工232人,村民1人),儿童99人(职工子女95人,村民子女4人)。
在此之前,浙江省还发生过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的血铅超标事件。而在全国其他地区,还有另外5起类似的事件。
于是,浙江海久的铅污染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压迫着环保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
出过类似污染事件的省份立即行动起来。从浙江到广东、从河南到四川,防护距离未达标的企业全部接到“暂停生产”的口头通知。不论其是否具有生产许可证,不管是否通过了过往任何一次环保检查。
但这场对于铅酸电池行业可谓“灭顶之灾”的关停风暴,却并未让郑叶晨一家从铅中毒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大人(铅含量)超一点可能没什么关系,小孩要是留下后遗症怎么办?”何菊香很焦虑。
环保核查后的“海久血铅”
根据浙江省工商局资料,浙江海久成立于2003年5月6日,位于德清县新市镇工业园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生产摩托车起停电池。据公开资料,浙江海久具有铅酸电池生产许可证,通过了ISO14000环保认证,去年4月30日还通过了浙江省环保厅的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
如果不是一名四川籍保安的孙子总是肚子痛,那么浙江海久所存在的生产环境问题可能还会被继续隐藏,或许还将在今年8月顺利上市。
据多名浙江海久的职工介绍,厂里一名四川籍保安因为孙子常常肚子痛,又容易感冒发烧,在当地医院检查多次也无果。如此反复多次后,今年3月底,这家人带着小孩去了上海的“大医院”,全面检查后找出病因是血铅超标。
消息很快传开来,让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也超标了。随后,越来越多的员工带着小孩去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下称德清三院)验血,郑黎明便是其中之一。
江西籍郑黎明和何菊香已在浙江海久打工超过10年,都在电池组装车间工作,这在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是比较干净的一个环节,不会接触太大量的铅尘和铅烟。正因为如此,两人并未急着带孩子去查血。
“我们是第三批去的,前面两批小孩的检查结果都是静脉血铅水平多数都在200-300ug/L。”郑黎明说。
而按照2006年卫生部公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ug/L的为高血铅症;血铅水平为200-249ug/L的是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在250-449ug/L范围,是中度铅中毒;高度铅中毒,是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ug/L。
在检查结果下来之前,郑黎明一直都认为儿子的情况应该跟别的孩子都差不多,但化验单下来之后把他下了一跳:443.6 ug/L,接近高度中毒标准。很不幸,小叶晨成了浙江海久厂里查出的第一例较高中毒患儿。
4月29日,浙江海久宣布停产整顿,在当地政府的参与下承诺:小孩血铅水平超过250ug/L的,由厂里出钱住院治疗,另外支付每个小孩20元/天的营养费、80元/天的家长陪护补助;大人血铅水平超过400ug/L的接受门诊治疗,超过500ug/L的可住院按疗程排铅,工厂每天支付其20元/天的营养费。
经济补偿待悬
因为要停产整顿,浙江海久同意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也就是1060元/月支付所有工人5-7月份的工资。同时,浙江海久与工人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工作满几年补几个月工资来进行补偿,补偿标准按照2010年全年及2011年1-4月工资的平均水平确定。
浙江海久还支付给工人失业补偿金,按照做满一年补两年,每月297元的标准补偿。此外,在停产整顿之后,德清县政府开始组织企业周边村民、浙江海久安排所有职工,在浙江省疾控中心进行职业病防治体检。
方正和已经在浙江海久工作了7年,工作是做铅酸电池的板栅。这项工作需要把铅锭放在熔铅炉融化,然后把铅液浇在模具中,生产环境中有大量的铅蒸气。方的检查结果是,血铅水平为627ug/L。
目前,方正和已接受了两个疗程的去铅治疗,每个疗程是3天吊针、4天观察、1周休息。第一个疗程后,其血铅水平降低到460 ug/L,第二个疗程的结果他还没拿到。
“我们测得血铅水平,是血液里的铅浓度,但是它还会渗透到组织、细胞、骨骼,血液里的铅排出来了,可能骨骼里面还有残留。”德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吴文萍解释,“因为每个人的差异性很大,要把铅全部排干净需要多长时间很难说。”
不过,新市镇政府党委委员王勤华告诉本报记者,“现在还是以治疗为主,赔偿的事要等治疗好了再说。”
有关赔偿一事,浙江海久副总经理赵国根则表示,从未跟员工们讲过赔偿,“员工如果在治疗结束后,认为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他们可以通过职业病鉴定的道路来维权。”
对此,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会表示,铅中毒的情况确实应该先治疗,由用人单位负责医疗费、护理费和营养干预等开销。如果构成伤残,就要按照伤残等级计算工伤赔付标准;如果没有构成伤残,赔付就只限于医疗费等实际发生的费用。
劳动合同中的玄机
除了关注赔偿问题,郑黎明目前正忙于帮助老婆与工厂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解约补偿款。
事实上,虽然浙江海久同意与所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仍有24个人例外。
“这些人的劳动关系不属于浙江海久,而是杭州海久,是浙江海久借用的人员,现在浙江海久关停了,我们就把这些人员退还给杭州海久,因为杭州海久还是存在的。”赵国根表示。
根据去年4月由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写的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提及:浙江海久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下辖杭州海久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杭州海久)和杭州万马高能量电池有限公司(杭州万马)。
据何菊香回忆,早期是没有浙江海久的,铅酸电池都是在杭州生产,2003年公司陆续迁至德清,也更名为浙江海久。何菊香和另外约400人,随着公司一起迁至德清,迁址之后,浙江海久还新招了一批人。
在2007年,因为统一买保险,浙江海久询问何菊香在内的那批老员工是否愿意购买杭州的保险,前提是需要自己补足此前约4000元的保险费。最后,400多人中同意参加杭州海久保险的只有24人,何菊香是其中之一。
对此,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张玲表示,如果是工作地点的变更,就涉及到劳动合同的变更。在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需要续签劳动合同变更书。在劳动者无过错的前提下,如果协商不好,责任还在用人单位一方。
复杂的是,何菊香手里甚至没有自己与海久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都是公司保存的,我们签名的时候,合同都是空白的,也没有劳动地点,也不知道‘用人方’盖章的是浙江海久还是杭州海久。”
6月14日下午,何与另外23人来到德清县劳动仲裁委员会,以工资都是浙江海久发放、也没有见过杭州海久的劳动派遣单为由,提出与浙江海久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