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铅可抑制体内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许多酶,如ALAD、ALAS、血红素合成酶等。铅可取代钙离子或干扰细胞质膜上的ATP酶和腺嘌呤环化酶,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下降。铅还可干扰第二信使物质磷酸化过程,改变神经递质方式和调节机制。
研究发现,随着男性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的升高,血液中钙素水平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血铅浓度40ug/dl可能是引起血液中钙素活性降低的生物阈值(徐国刚,1995)。不少研究者还发现,铅作业工人或铅污染区儿童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血铅增加而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则随血铅升高而升高。苏雅对沈阳某蓄电池厂所做的调查表明,铅作业工人红细胞SOD活性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SOD活性与尿铅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红细胞SOD活性似可作为评价铅作业工人的生物学监测指标。Lin Te Hsien等在研究中国台南铅作业工人的指质过氧化时发现,当血铅水平≤35ug/dl时,MDA与血铅呈弱相关关系(r=0.361),但当血铅水平>35ug/dl时,MDA与血铅则呈强相关关系(r=0.848),特别是当血铅>40ug/dl时,两者的关联程度更高(r=0.879)。作者认为,当血铅高于40ug/dl时,可以把血浆丙二醛水平作为铅暴露所致脂质过氧化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