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环评”背后的利益链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9 9:11:01

    4月11日,《经济参考报》刊发题为《环评遭遇信任危机 亟待回归独立公正》的报道。文章指出,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实阻止了不少污染项目的上马,但随着紫金矿业、安庆博瑞电源有限公司等一些污染事故及相关环评造假事件的发生,这一制度也正遭遇着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报道刊发后,引起网民热议。有网民认为,环评作假背后难逃利益黑手,必须大力整顿、追责。一些网民则呼吁,在环评中增加公众参与,以协商提升环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环评过关”企业频发污染事故

  据报道,近年来,“环评过关”企业频发污染事故。如,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废水渗漏事故,约9100立方米的含铜酸水外渗引发汀江流域污染。事件发生后,公众在声讨企业的同时,也在质疑如此污染企业的环评报告究竟是怎么出炉的。去年底今年初,安徽怀宁高河镇发生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经查,此次事件是由安庆博瑞电源有限公司非法生产、县有关部门违规审批、监管不力、环评单位造假等因素所致。
  有网民表示,作为政府控制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本该为环境严格把关的环评制度却不断遭遇信任危机,这一现象必须高度重视。
  还有网民认为,现在的环保核查制度缺乏硬约束,尤其存在后督察环节缺失的问题,应该有溯源机制:环评报告出于哪个机构?哪些专家参与评审?是谁批了项目?诸如此类的责任人,都要一并追究。

  警惕环评背后的利益链条

  一位新华网网民则表示,显然,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盯上“环评”这块大蛋糕,已经催生了一条包括项目业主、环评机构、地方政府部门等在内,利益交织、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还有网民表示,我国不少环评编制单位还往往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
  署名高福生的文章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对环保工作可说是重视有加,但少数地方政府却并没有与中央“合拍”,在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环境保护当作“软指标”,甚至连人人诟病的污染也成了GDP增长点。政绩观一中毒,在招商引资上便会“饥不择食”,在监管上便会“蜻蜓点水”,在处理上便会“疲软无力”,其结果必定是“屡禁不止”、“屡关不停”。
  署名侯文学的文章表示,加强环境保护,环保部门负有特殊责任,应该成为“清洁能源”,绝不能被“污染”。然而,随着近年来环保部门权力的强化,环评审批权力寻租问题日渐突出,腐败案件频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需增加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程度

  署名谭浩俊的文章表示,首先,要改变目前的政绩评价机制,真正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政府考核、政绩评价、干部任用机制之中,对不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不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其次,要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否决权和监督权,扩大政府决策的信息公开和披露范围。对涉及环境影响的项目和决策,公开征求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此来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对环评新政的影响。
  署名练洪洋的评论认为,某些地方政府的GDP崇拜一时之间难以退出舞台,在这种现实情势下,在环评中增进公众参与,以协商提升环评的科学性、公正性与民主性,不失为补救之道。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