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铅超标凸显地方“调结构”困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5 11:14:08
使“调结构”在“保增长”大旗下流于形式,已经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要实现“调结构”目标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金属污染亦呈愈演愈烈之势。陕西、湖南、山西、内蒙古、河南、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已成为我国重金属污染的高发地区。

  环保部此前进行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国土资源部也称,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

  在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河南省济源市痛下决心,除了保留已采用富氧底吹熔炼工艺的豫光金铅、万洋集团、金利铅业3家大型冶炼企业外,将其他铅冶炼企业全部关停。

  对此,有当地企业家表示,对于铅锌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次淘汰落后产能的好机会。只有采用先进工艺,引导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走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企业才能做大做强,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免受环境污染之害。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防治技术方面明显不足,亟待研发先进有效的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修复技术,包括汞、镉、铬、铅、砷的污染防治技术。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要减小“调结构”的阻力,必须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扫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比如,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使之更有利于地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在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上,要切实改变单纯以经济增长等“显绩”指标衡量政绩的观念与做法,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等“潜绩”考核。

  背景链接

      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基调:从“保增长”到“促转变”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从2009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2010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做好2010年的经济工作,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达7.7%,但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在“保增长”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有条件地转变发展方式,将是今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点。

  观点

  “调结构”需优化制度实现扬长避短

  邵宇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2010年的经济发展基调——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夯实三农、深化体改、稳定出口、保障民生。核心是“稳增长,调结构”。

  2009年,中国真正挺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赢得关键且宝贵的信心以及调整的时间和空间,经济增长的“V”形反转让决策层信心坚定。

  然而,我国发展的新征途才刚刚开场。2010年我国经济由非常(艰难)时期进入转折时期——对内,面临即将关闭的人口红利窗口,这将使得我国经济进入一个低水平均衡和中等收入陷阱;对外,则面临日益缩小的全球化红利窗口,贸易摩擦、汇率升值进一步压缩中国制造的销售市场和利润空间,外向型经济的成长空间受到制约。

  突出重围的方法是惟一的——结构调整。然而,“调结构”仍旧困难重重,因为生成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是由县竞争制度造成的GDP锦标赛。我国有2861个县级行政区,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雄心勃勃的产业政策,都在招商引资,都想扩大产能,无论是先进还是落后。正是这种力图造福一方和获得行政序列上升奖励的比赛所激发出的各级各地行政主体的热情,加上大众实现求富愿望的干劲,成就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另一方面,这一GDP锦标赛制度也产生了各种副产品——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盲目追求城市形象,地方财政风险上升等,我国目前经济中的各种弊病基本都由此而来。

  众所周知,个体最优未必全局最优,这使中央和地方始终存在着政策博弈,每当中央着手尝试解决这些困扰已久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