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行业回顾:观气色 大事不断喜忧参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2 9:06:29

  所谓望,即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这里,我们纵观2009,来看看在过去一年的健康领域里,又发生过哪些值得我们回顾、思考和总结的事件呢?请您不妨随我们慢慢来梳理一下——

  喜

  1.深化医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事件回放:3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7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的医改目标,提出了2009年推进改革的十项任务,其中多项任务旨在控制医疗成本,缓解看病贵难题。

  点评:医改,对老百姓而言,是个很远又近的话题。说它远,是因为它关乎政策的制订、条文的修改,似乎是各级卫生主管官员该操心的事;说它近,是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保障,决不能“等闲视之”。

  2.公立医院预约挂号

  事件回放:10月12日,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最终稿下发,要求从11月起,所有公立三级医院都要开展实名预约挂号服务,允许与中介合作,但收费标准要由物价部门制定,患者可通过网络和电话免费预约专家号。11月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我省8家医院共同推出了免费预约挂号服务。

  点评:引导患者主动预约诊疗,对扭转时下患者为看大医院、大专家“彻夜排队、一号难求、高价买号”等紧张局面,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否真能有效缓解看病难,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3.诊疗费提高,药费下降

  事件回放: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对植(介)入类等高值医疗器械价格的监管。

  点评:长期以来医务人员的服务价值一直得不到合理的体现,医院靠卖药和检查来“以药养医”一直为人所诟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促进医疗机构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医疗服务费用提高了,医生通过技术获得合法的阳光收入,就不会为回扣去开大处方和昂贵检查了,让患者感觉到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能顺利地用上便宜有效的降价药。

  忧

  1.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

  事件回放:英国媒体4月24日报道,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近几周来流感肆虐,并已造成20余人死亡。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

  5月11日,卫生部通报了我国确诊的第1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此后甲流疫情在我国蔓延。我国政府不断调整措施,甲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9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我国第一个自行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注册申请。

  点评:人们对其由无知到防治,有别于2003年对于非典时的手足无措。更多是大多数人都避免了盲目地从众,更加愿意去了解去配合工作,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保持正常日常生活的运转,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生活还是井然有序,没有因为流感的侵袭而有所松懈。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防治一定会取得这场全民防治“甲流感”的胜利。

  2.夺命降糖胶囊连夺两命

  事件回放: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广告,家住渝中区的冉姓父子两人网购标示为北京嘉华裕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瓜瓜胶植物复合胶囊”(“三消稳糖”)服用控制血糖,父子俩一个月内相继离世。号称药食同材的“三消稳糖”中非法添加盐酸苯乙双胍和格列齐特这两种药物成分,可在短时间内凸显产品疗效,但不标明药物成分和剂量也将危害患者生命。同类事件还有2009年新疆地区多名糖尿病患者服用“糖脂宁胶囊”后死亡。经检验,这批所谓的降糖中药,每粒所含的格列苯脲最高达12.3毫克。随后,药监部门又在“唐欣速康降糖胶囊”里也检测出违法添加的格列苯脲,根据《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认定该类药品为假药。

  点评:目前,少数违法企业钻国内中药管理上的漏洞,打着纯中药的幌子,利用广告或医托吹嘘自己的产品具有治愈糖尿病的功效,事实上是非法添加了具有降糖作用的多种西药成份,服用这类药物极易出现致命的低血糖或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目前,药物临床研究尚未证实单味或组方中药具有明确的降糖效果,因此,广大患者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否则不仅延误治疗,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3.食盐陷入“碘”型危机

  事件回放:在全民补碘15年之后,今年8月份碘盐政策迎来了一次全国大讨论。今年5月,由卫生部牵头的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显示,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紧接着,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开始对全民补碘进行反思,有媒体甚至提出了“碘盐致病”一说,称部分地区的甲状腺癌等疾病发病率上升与“碘盐过量”有关。

  8月13日,中国卫生部通过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回应了“食盐加碘过量导致甲状腺疾病”的质疑。卫生部的专家称,将于明年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今后补碘调整思路重在贯彻“科学补碘”的防治策略,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原则。

  点评: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没有哪种像碘一样,与一个叫做甲状腺的器官如此密切。有意思的是,甲状腺够娇气,过高或过低的碘,均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但少数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水碘问题。因此,各地疾控部门的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工作也是不容松懈的。

  4.陕西、湖南铅中毒事件

  事件回放:血铅,俨然成为2009年儿童健康第一杀手。今年8月7日开始,陕西凤翔县长青镇东岭集团冶炼公司(一家年产铅锌20万吨的冶炼企业)范围内的两个村庄731名儿童接受血铅检测后,确认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环保部门初步判定东岭集团是铅污染源。


  在陕西凤翔“血铅”引发群体性事件仅仅数天之后,湖南近百名儿童又沦为了“血铅”的受害者。当地政府昨日表示,当地共有600名儿童需要进行有关医疗检查。

  点评: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它可影响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部分地方近年来工业急速发展,令民众面临铅毒“无处不在”的环境,从瓷器制品到儿童玩具,再到皮蛋等食品,铅毒的源头普遍存在,工业冶炼则是主要“毒源”。由于铅危害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建议0-14岁儿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铅防治。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