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血铅儿童调查:豫光金铅集团仍在排污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2 9:01:23

    济源市柿槟村,鲁班路,昔日喧嚣难觅踪迹。

    10月14日,儿子入院进行排铅治疗一个星期后,黄奇第一次踏上了这条路。几百米的巷子较往常长了许多。

    萧瑟的冷风钻进裤腿,昏暗的灯光拉长了黄奇骑车的背影。偶尔碰到前行的老人,黄奇念叨着:“现在孩子都躺在了医院。”

    柿槟村的处境是河南济源市遭受铅污染的村庄的一个缩影。“血铅”这个词汇,一个月前在济源当地尚属陌生。一个月内,从柿槟村到青多村再到石牛村,从村东到村西,家里拥有14岁以下儿童的家长都在用各种方式打探着治疗的办法。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济源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从8月底起将豫光金铅、万洋、金利三家大型铅冶炼企业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克井、承留、思礼镇的10个村列为防护区,对区内14岁以下少年儿童进行免费血铅检测。截至10月10日,已检测的2743人中,血液中铅含量在每升250微克以上需要驱铅治疗的有968人。

    让当地村民困惑的是,他们在济源市人民医院检测的结果与其他地方不同。记者了解到,部分儿童在人民医院检测为每升血液100毫克,在市防疫站及外地医院却达到500毫克以上。

    而按照卫生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标准,儿童每升血液当中的铅含量,100-199微克为高铅血症;200-250微克为轻度铅中毒;250-450微克为中度铅中毒;超过450微克,则属于重度铅中毒

    车子进入到下一个拐角,作为8岁孩子父亲的黄奇,稀疏的白发清晰可见,他的体内同样含有和儿子一样超标的铅元素。学会坚强的黄奇,目前最大的心愿便是儿子早日康复,回到那久违的校园。

   曲折检查路

   黄亦的命运就像弹簧一样,随时都有被挤压的威胁。

    初次见到黄亦,8岁的他正在拿着一个木质手枪追打着其他伙伴,定睛一看小木枪是由几根一次性木筷和皮筋扎制而成。母亲觉得黄亦玩得手脏了,所以要求他去洗手。玩累的黄亦趴在床头,端着腮帮子告诉记者,他是这些小伙伴当中铅含量最高的——600ug/L。

    他的这些伙伴一共11个人,被安排在了济源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黄亦的父亲随即拿出化验单,上面写着儿子的化验结果。“我去了三个地方化验过,有一次在北京。”黄亦说。

    为何简单的血检还要一波三折?

   黄奇对记者表示,9月初济源市第一例血铅儿童被发现,随后他带着儿子到济源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检查。儿子的化验结果为100ug/L。按照国家规定,血铅值在250ug/L以上需立即接受驱铅治疗。

   同村的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济源市防疫站检查的结果却与黄亦出入较大,很多孩子达到了500ug/L,成为重度血铅患者。

   为了安全起见,黄奇又带着儿子来到了市防疫站检查,本以为黄亦会安然无恙,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600ug/L”,黄奇对记者表示。

   面对两份数据如此悬殊的化验结果,黄奇产生了怀疑。随后,黄亦与爸爸一同坐上了进京的火车。黄奇决定去大医院为儿子检查。

   在北京市儿童医院,黄亦接受了第三次检验。医生告诉他化验结果要等三天才能出来。

   在北京,黄氏父子并无亲戚可以投靠,为节省在京的食宿费用,黄奇给医院留下了寄送化验单的地址,便带着儿子踏上了返乡的征程。

   数天之后,化验单被寄送到了黄奇所在的豫光金铅集团。蹊跷的是他并没有拿到这份化验单,领导只是告诉他:“跟上次差不多(防疫站检查的600ug/L)”。

   此刻,黄奇真的发了愁。

   坐在黄亦病床旁的家长也告诉记者,他们也都是经过了两次检查,防疫站的结果都远远高于人民医院的数据。其中一位名叫李季的家长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是按照防疫站检查结果在排铅,我们根本不相信人民医院。”

    对人民医院检测结果产生质疑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带着孩子去了焦作医院检查,有的带着孩子去了邻省的医院。

    数位家长对人民医院血铅含量过低的检测结果产生质疑不无道理。因为含量过高的儿童往往出出现厌食、躁动、记忆力减退等情况。

    “几分钟前让他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再让他去拿,已经忘记放在哪里。”李季嘴里叨咕着自己孩子的症状。“这样的情况人民医院还说没有血铅中毒?”

      黄亦则出现了厌食的症状,爸爸刚教会的数学题再去做仍然不断做错。

医院治疗现状

    凌晨三点,在医院看护孩子进行脱铅治疗的家长还在打着牌。

     北京市儿童医院李医生告诉记者,治疗血铅中毒最主要的办法便是脱离铅污染环境,进行健康教育,令孩子多洗手。然后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接受医院的脱铅治疗或者食物疗法。

   “脱铅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大。食疗效果并不明显,基本无副作用。”李医生说。

    第一批接受医院脱铅治疗的孩子被安置在了济源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定点医院。

    据第一人民医院的11位家长向记者反映,目前他们每天能够得到40元补助。10元作为家长护理费、30元作为儿童营养费。

    “承诺共给我们20天的费用,济源市政府承担9天,污染企业承担11天。”李潮对记者表示。

    “现在我们只得到了政府的360元补助,企业的钱还没影呢。”黄奇说。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对于排铅的儿童要统一接受防疫站的化验,经由市政府登记之后统一安排入院治疗。

     “脱铅共需2-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5天,第一疗程结束后一个月内避免接触铅污染环境。”该医生对记者说。

     现在11个孩子由父母在医院轮流看护,黄亦悄悄对记者说,“医院里不好玩,想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了。”

     闷得发慌的黄亦趁记者探访他家的时机,也跟了回来。一到家便扎进屋里,独自打起了网游。

     不过作为父亲的黄奇仍然高兴不起来。“铅出来了,也出来了很多其他东西。”

     黄奇指的其他东西是钙、铁、锌这些微量元素也被排到了体外。黄亦的食量依然不见长。更为严重的是,黄亦的转氨酶数值在排铅这几天也升高了一倍,肝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李立的女儿也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每天流好几次鼻血。”李立说。用来擦血的纸巾堆满了墙的一角。

     从排铅效果看,家长们产生了其他担心。

    “记忆力减退让孩子变傻,现在我宁愿孩子变傻点,不考大学了,也不能让孩子下半辈子身体机能下降啊。”说话时,李立开始坐立不安,在床边来回踱着步。

     北京市儿童医院李医生告诉记者,轻度铅中毒排铅过程中进行营养干预治疗,必要时补充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重度患者要使用二巯基丁二酸、二巯基丙醇等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副作用很大,会对心、肝、肾等脏器产生损伤。他建议重度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肝肾及心功能,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现象。

     事实上,医院目前对孩子的营养干预仅限于一袋牛奶、一个苹果和一顿加餐。

     “我们主要吃馍菜汤(注:馒头加菜汤)。”李立十岁的女儿告诉记者。每天下午三点是孩子们的加餐时间。

    按规定,这11个孩子已经过了第一个疗程,应当出院。

     不过一个现实问题是,出院后的孩子要在脱铅的环境中生活。自家的房子却都在污染环境之中。去哪里居住成为了家长们的一大困扰。

     “污染企业答应给我们安排一个月的宾馆疗养,自我们进入医院后便没了下文。”黄奇说。

     于是受污染的十个行政村便出现了一个现象,每天晚上几乎一户只有一人留守,村子间再也听不到儿童的嬉戏声。

     而记者了解到,济源市市长赵素萍此前表示,将耗资10亿人民币对工厂附近10个村庄的1.5万名村民进行整体搬迁,以允许这些冶铅厂继续运营。

     尚待检验的食疗

     有病就医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此刻,众多家长却不愿进入医院为孩子治疗。

     由于之前人民医院的检测数据与防疫站的数据产生了较大出入,医院在众多家长的心中产生了信任危机。不愿进入医院治疗的家长都为孩子选择了食物治疗的办法。

     尽管中毒孩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快脱铅,但是有一次同济源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生的对话让他们有些担心。

     “医生说他本人也是第一次遇到血铅病,并没有治疗经验,药品也缺乏。”李建国对记者表示。

     李的孩子今年三岁,血铅含量为450ug/L,也属重度患者。“如果他们都没经验的话,我的孩子岂不成了试验品?他们还这样小。”说话时他有些茫然。

       沿济源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后门向西数百米有一家名叫家家快捷的酒店。这里是用作食疗排铅的定点宾馆。

      40多个孩子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每个房间的桌上摆满了奶瓶、切碎的水果、尿布,从门前走过时不时能够听到“嘘嘘”的把尿声。想要入睡的孩子被大人抱进被窝,露出小小的脑袋,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头上的血管。

     这里的40多名孩子年龄都在6岁以下,但是血铅含量都在400ug/L以上。

       一个刚满一岁的孩子正在将晾衣架往嘴里送,老人夺过衣架告诉记者,“我孙子叫大成,含量603ug/L。”

      大成的弟弟小成正在踩着凳子试图将电视打开,“他也有600”,老人说。

       大成小成并非是这些孩子当中最小的。按医院规定,一岁以下的儿童不能接受血铅化验。“太小的孩子血液抽不出来。”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小于一岁并不等于没有中毒啊。”抱着孩子的家长表示。这些家长都是偷着将自己的未满一岁的孩子虚报成一岁,检查发现都属于中毒人群。

       像家家快捷这样安置食疗孩子的酒店还有很多。酒店内统一配备了一名营养师,每天提供牛奶、水果。除此之外政府还会提供每天10块钱的护理费和10块钱的营养费。

      按计划,在宾馆接受食疗的孩子要在10月20日后离开。同样,他们也遇到了离开后去哪里的窘境。

      据李大爷介绍,如果本月20日后不离开,每天10块钱的营养费政府将不再负担。“此前政府承诺的是3个月的宾馆疗养,现在才20天。”

      一位接受复查的孩子家长提到,食疗让孩子的铅含量降低了30微克。李季告诉记者,我们去拿检查数据,只见到了手抄本,却看不到正式的打印单据。

     仍在运营的工厂

     这些在医院陪护的家长都在感叹:“本以为自己有铅中毒的职业病,哪曾想孩子还会得?”

    有了1个月前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中毒的先例,各位家长都了解到孩子的中毒源于当地重化企业的污染问题,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便会受到影响。

    于是中毒孩子家长来到豫光、万洋、金利这三家济源最大的铅制造企业门前,要求他们进行赔偿。据李先生表示,这次行动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厂领导的人影都没见到。”

    令这些村民不安的是,工厂依然在运营。“污染啥时候是个头儿?”十几个村民异口同声。

   10月16日,夜幕降临,一团团雾气在柿槟村(该村为距离济源当地最大的豫光金铅集团最近,仅500米)路灯的映射下涌向路的尽头,发出刺鼻的味道。

   顺着当地村民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烟雾正是从离柿槟村不远的豫光金铅集团飘出。

   在该厂职工李三的带领下,记者于当日夜晚进入了豫光金铅的工厂。

    该厂分为熔炼一厂、二厂和三厂。熔炼一厂因设备陈旧,污染过高遭关闭。

    记者看到,一厂的设备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机器上锈迹斑斑,转送带旁的厂房玻璃已不完整。“以前这里的粉尘能够湮没膝盖,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灰头土脸,鼻孔都不敢出气。”

  据悉,中国铅冶炼技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坩埚、烧结锅练铅,第二阶段为烧结机加鼓风炉炼铅。第三阶段为富氧底吹熔炼工艺。其中前两阶段的生产工艺皆为能耗高和污染重。

   早在8月20日,济源市政府召开会议决定,富氧底吹生产工艺以外的铅冶炼设备一律停产整顿,出台《关于电解铅企业进行深化治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抬高准入门槛。

    但李三告诉记者,按环保要求,熔炼一厂早该停产,“一个月之前这里才真正停止运营。”

    本报记者10月16日致电豫光金铅集团,工作人员(未告诉名字)表示,这部分淘汰的陈旧设备,每个月仅会影响工厂4000吨的产能,这部分产能通过市场购买便能弥补。

    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第一、第二阶段炼铅工艺部分已经完全关闭,目前使用的皆为富氧底吹炉工艺。
   记者沿旧厂址北上,穿过一条铁道,看到一个熔炉正在作业,热腾腾的蒸汽发出刺激性的味道。烧炉两旁的常青树叶上落了厚厚的一层粉尘。

   李三告诉记者,该炉使用的便是烧结机鼓风炉,并非富氧底吹炉。“白天鼓风机马力比较小,晚上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晚上冒出的烟远远高于防护林的高度,直接进入到村庄。”李三说。

   而豫光金铅负责人已经表示,对当地铅污染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

   受污染的水质与土质

    一个尚未揭开的谜底是,这些孩子到底何时中了毒?

   “从娘胎中已经中毒了。”一位村子里的老汉这样说。

    有人说,毒从口入。炼铅工业在济源已经存在了20年。20年来污染导致工厂周围的土地已经严重超标,水质也发生了变化。

    济源市政府给百姓发来的短信这样写道:“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我市豫光、万洋、金利3家企业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31口井的地下水质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我市重金属企业周边地下水铅、砷、贡、镉含量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水标准。”

    不过柿槟村的村民坚持认为他们的水质日渐浑浊,更为严重的是庄稼已经不能正常生长。

   “这么大的棒子(玉米)只能长到三分之一。”一个农民用手比划着。“白菜根以上的部分都是黑颜色。”

   村民告诉记者,以往一辆自行车放在院子里一个晚上,第二天再骑就要擦掉厚厚的一层灰。

    很多农户世代务农,土地是唯一的收入来源。

    黄奇家里堆放了几大袋粮食,他告诉记者,虽然土地受到了污染,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吃这种土壤里收获的粮食。“没办法的事情。”黄奇的父亲说。

    实际上,长久以来,重金属周边企业种植的粮食都是自产自销,自我消化。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些种植户消化不掉的粮食会送到附近的面粉加工厂,经过再加工变成制成品,流入到市场。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